书迷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 古诗翻译就是新诗(第2页)

杨子建综合各方因素,决定将第一投稿对象确定为《南剑日报》的副刊编辑——诗人言丛。

他打算给言丛负责的副刊“百花园”

写一组共五首诗歌。

诗歌性价比最高:它字数少,稿酬高,好忽悠。

诗歌稿费是按行来计算的,一行一元,中间空格也算一行,这五首诗写一百行也才不到七百字,就有一百元稿酬,如果写成散文,得要六七千字,这么长的散文,除非是名家约稿,否则报纸副刊根本不可能刊发。

诗歌是最奇葩的文学体裁,说它好写,骆宾王七岁就能《鹅鹅鹅》;说它难写,是因为流派众多,特别是新诗,不同时期都有鲜明风格,很难有一个标准。

对杨子建来说,编辑言丛就是古代科举的考官,在分析其某些偏好后,便决定投其所好,握紧钢笔,开始在作文簿的绿色方格上奋笔疾书,转眼就写出了两首诗歌——

《古寺》:

带着宿世的虔诚

遁着钟罄的一脉余音的呼唤

我悄悄地走来

曲径通幽,花木飘香

在蓦然回首处

展现千年古寺沧桑的容颜

庄严而从容

……

有晨曦照耀飞鸟的悲悯

有的潭影映照内心的宁静

三生石上多少轮回

在这一刻

俱成空

……

《霜叶渔火》:

寒山寺外的漫山枫叶

红了又绿,红了再红

一年年,荏苒千年

月起月落,寒鸦轻啼

化为满满的乡愁

……

如今再登临

那姑苏城外的夕阳

踏着一江渔火

在晚风中遥听带霜的钟声

诉说着千载的旅舟

……

自从习惯电脑打字后,已经好久没动笔了,才写了两首诗三百多字,杨子建就觉得手腕微酸。

他审校了一遍,改了一两处,吹了吹纸,把墨迹吹干,然后翻新一页,把《日暮乡关》、《巴山夜雨》和《雪国》等三首诗撰写出来。

五首诗歌中的四首,与古诗有关,另一首也带着古诗意境,言丛最喜欢这种传统复古的新古典主义诗歌。

虽然在杨子建看来,这所谓的新古典主义,其实就是把古诗用现代的语言翻译一下,打乱顺序,使它的意象外沿扩展开来——换句话说,就是让读者觉得在原来诗歌意境的基础上,还藏着某种未知的深意。

其实就是玩文字堆砌的游戏,高级忽悠,让人不明觉历,又能自圆自说。

但这种新诗却非常好学,而且不容易被和谐。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诗歌,大陆流行朦胧诗、印象派、新生代,什么北岛顾城海子,烙着诗人的个人气质和传奇人生经历,模仿也没有用,根本流行不起来,最后越走越窄,演变成了一种“只有诗人才看得懂的诗”

至于毁誉参半的汪国真诗歌,这种口号式的励志诗,也只有汪教主能写,因为它更像是一种宗教式的格言,高高在上,本质上已经脱离了生活和人性,这种诗风由他而起,也由他而终。

闽中受宝岛诗人余光中、席慕容等影响较深,另有一番发展,形成这种传统雅致的返古诗风,喜欢从唐诗宋词中抒发现代的感悟,言丛就是这类诗歌的探索者和推导者。

这五首诗歌是杨子建在后来创作的十五首组诗中的一部份,当时投给言丛后,因为投其所好,几乎当周整组发表,言丛还写了一篇高度好评的编辑评论,寄来样报时,还夹着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当然,那时杨子建已经小有名气,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如今他是一个初学者,虽然已经把有深度的诗歌或句子拿掉,采用初中生就能接触的古诗,演绎表达的,也是原作古诗本来就有的思想感情,更像是古诗的现代翻译体——只要能发表出来拿到稿费,就已经“鹅米豆腐”

了。

热门小说推荐
王的驭鬼娇妻

王的驭鬼娇妻

21世纪本来可以拼妈,去古墓采访的时候,竟然摔进古墓,遇见一只狗?!然后魂穿,穿就穿了,竟然是个乞丐!那也就算了!为毛她的身边,一夜之间,满世界都是鬼!吓尿了!突然,有个帅到掉渣的男人出现了,那只古墓遇见的狗告诉她,只要跟着那个男人,就再也不怕鬼怪了!所以,她无奈只好开始了死缠烂打之路,顺便赚了点钱,捡了几套宅子,开了几家店...

老子是村长

老子是村长

别拿村长不当官儿,村长也能富可敌国,权倾朝野,名动世界!...

史上最难攻略的女BOSS

史上最难攻略的女BOSS

她是BUG一样的存在,史上最难攻略的女BOSS,没有之一。一句话来说这是一个土著女BOSS对抗穿越者重生者任务者的故事欢迎加入安妮普通书友群,群聊号码697934386...

灭神

灭神

我本以为,神道无魔,神心明,自有善果。我本以为,诸神平等,哪怕隐忍,便可换来安宁。我本以为,我可以用一世来守护她。直到这一切都被破灭,我!岂能饶你们不死!PS这里有个爱美腿的色剑仙,有个波涛汹涌却剑意无双的美人儿,有个痞到极致却拿一个馒头拜把子的妖猿,有个蹲在壁画前十年未进而一朝问鼎天下的色胚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五零俏军嫂养成记

五零俏军嫂养成记

堂堂修仙界天机门第三百六十代掌门人穿到贫困落后,吃不饱穿不暖的平行空间平汉1958年。...

锦衣内卫

锦衣内卫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至此一个维持了将近三百年的朝代就此诞生,在明初期,太祖朱元璋因朝廷新立内忧外患等原因需建立一个可以直属与他的直辖机构能够为他更加有力的办事,所以将自己的拱卫司改编成锦衣卫,在负责拱卫礼仪之外更增加了侦查暗杀等职责,后来更是创建了诏狱,拥有对文武百官用刑,甚至可以先斩后奏,锦衣卫的权利一时无两,而这也引来了自身的危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