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章苟参论政二(第1页)

苟参听了严延年的问话,还没有回答,张敞就抢着说:“那这本典籍,如今在何处?有劳小友拿来,让我看看。”

张敞要向自己借书,苟参听了心说那些典籍都在你小友的脑子里,你想看,等咱心情好了抄给你,脸上却作难说:“这是卑职年幼时从一个老翁手里翻阅的,如今那老翁的去处,苟参实在不知。”

苟参说着话,心中就想起了在荒山古庙里遇到的那个武功高强的白发老翁。

张敞听了苟参的话有些失望,苟参接着回答严延年说:“太守问话,小的不敢不答。”

“苟参窃以为,颖水之乱,在于人治,试想颖水区区一个小县,县里如果政令不通,贼盗滋事,世族乱政,那么该县里的县令官吏,却是做什么去了?”

“固然县令可以说盗贼之事乃是县尉职责,但是县令是一个县的第一责任人,放任着县尉和县丞互相攻讦,自己躲在一边做为壁上观,对县里的事情放任自流,其用意何在?其用心何为?”

“其心可诛!”

“作为大汉国国家官员,本应该各司其职,忠实的行使自己的权力,然而在颖水却看不到这样的效果,因此卑职认为,是县令的错。”

严延年说:“你说的也是,想当初黄霸黄次公在颍川郡的时候,颖水就没有那么多的事情,怎么他一走,颖水就乱作一团。”

“上有所喜,下必效仿,要是按照苟参所说的,那么问题就不是出在颖水县县令的身上了,而是在颍川郡里,”

张敞说:“颍川如今的太守申不同却是谁的门生?”

严延年看了看张敞,摇头说:“是御史大人萧望之举荐的。”

御史大夫一般被认为是丞相的接班人,丞相又是百官之首,申不同竟然是萧望之的举荐,张敞就撇撇嘴,说:“萧何老丞相生了个好重重重孙子。”

如今大汉朝御史大夫萧望之是开国丞相萧何的第六世孙,严延年听了不发表评论,苟参一听,觉得张敞可能对萧望之有些意见,否则不会说“重重重孙子”

这几个字。

严延年说:“黄霸走了,申不同继任,两人做事方式不同,颖水有乱,还是和人治有关。”

“颖水的事情就不说了,苟参,你坐下说话……如果你现在是颖水县令,你要如何处理颖水的事情。”

苟参依言坐下,好大一会才说:“审时度势,借力打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事情不在大小,关键在于态度,此时张太守猛然间问我,卑职难以细细回答,请太守谅解。”

苟参这下的回话比刚才认真多了,张敞很满意他的说辞,严延年就说:“好了,只顾着说话,到底也没有喝酒,来,为了子高兄即将的升迁,我们喝一杯。”

苟参等张敞和严延年喝完了,自己才将杯子里的酒水饮了。

此时的酒度数非常低,苟参喝了觉得就像喝饮料一样,没什么感觉。

张敞见到苟参豪饮,就借机在席间问了苟参很多话,苟参都谨慎的一一回答。

苟参的学识综合了两千年文明沉淀,加上苟参有心让严延年和张敞对自己加深印象,即便是有些东西不了解,触类旁通说出来的话总是让张敞和严延年有着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人你一句他一言的,不知不觉已到了下午时分,苟参就请辞,严延年说:“回去转告许县尉,他所说的事情我已经悉知,自然会想法子为他解困。”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阴冥鬼夫

阴冥鬼夫

一次偶尔的相遇,她被一个民国时期,帅的不能再帅的鬼给缠上了。他帅就帅吧,为什么要占她的房?还要占她的床?居然还要求她必须要带着他到处跑她上辈子欠他的吗?于是,她决定找道士收了他。结果,他夺取了她的初吻,以示惩罚!在她几次遇险时,他都及时出现救了她,她处于好奇,暗自调查他的身份,赫然发现,他竟然蒙冤而死,而他的真实身份竟然是正当她渐渐爱上了他以后,遇上了他的未婚妻女鬼,她该何去何从?她退而求其次的接受了上司的求婚,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

重生民国之烽烟

重生民国之烽烟

公元1909年,一个时代的终结,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而时代的大潮终究来临。这时候的中华大地,慈禧离开了她贪恋半生的王座,松开了手中腐朽的权杖,而大清王朝风雨飘摇,腐朽之气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入骨髓。但是,当繁华落尽,夜色将至之时,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开始重新引燃这个时代的大潮。。。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这个一部抗争的历史。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民国之烽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万界仙王

万界仙王

是谁,动摇了星河呐,星屑都洒落了叶枫,伸了个懒腰,拿起了神帚可以拾起星禾,边扫边乐呵可以轮转乾坤,让一切重来他的故事,我讲,你听。...

执掌天下

执掌天下

杨汉声重生在了一个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死人的三国时代,而且居然还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可是他坚信上天给我一次重活的机会,我将对抗命运,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那么这个生命力强韧如蟑螂的家伙,能够坚持到抱得美人归,一统天下诛灭四夷,扬我华夏之威发我华夏史上最强之声的时候吗?请拭目以待!...

极品姐妹爱上我

极品姐妹爱上我

女神的姐姐拍了我的视频,还以此相挟,要我...

九流道士

九流道士

道教起源春秋,传承至今,具有巨大的生命力。道教的学问包罗万象,不仅记录了道教的道统规矩修炼方术斋醮科仪,还保留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医药学养生学化学音乐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珍贵资料。在每朝每代都有关于道教的能人轶事,道教出世者,显赫如天师道,穿紫带金游说于庙堂之上隐世者如三丰真人,弃皇命于不顾济世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